宜昌白洋港區一期工程6個泊位加速建設
作者:三峽日報 更新時間:2015-04-02 14:39:07
時光飛逝,發展飛快。
一個戰略正在全力實施、加速推進。
一個港口正在一日一變、加快建設。
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討論通過《加快推進三峽樞紐港發展的工作方案》。2014年1月,市政府常務會通過《三峽樞紐港發展規劃》,長江三峽東起點大港時代拉開大幕。
三峽樞紐港按照“一軸兩翼九區一中心”布局:以長江為發展主軸線,以清江和香溪河為航運發展兩翼,以茅坪、太平溪、紅花套、云池、白洋、田家河、枝城、七星臺、峽口9個作業區和長江三峽國際游輪中心為重點,加快建設三峽樞紐港。整個工程總投資約483億元,其中港口新區投資約244億元。
今天,以“第四代”航運中心為導向,以港口新區為發展引擎,三峽樞紐港“九區一中心”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全面展開。其中港口新區的核心港區白洋港區已在長江之濱展露出它的雄姿。
3月25日,記者了解到,目前,白洋港區碼頭一期工程6個泊位全面開工建設,完成投資7.5億元。1至2號泊位水工平臺全部完工,陸域堆場及道路施工完成90%,基本具備集裝箱裝卸和磷礦碼頭營運功能;3至6號泊位完成鋼管樁沉樁施工和嵌巖樁施工,今年8月全部建成并開港試運營。同時,疏港道路、物流園區等子項目已經完成招投標,建設正全面展開。
搶抓長江經濟帶建設重大機遇,對接國家實施“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宜昌謀劃于先、因勢而動。
加快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三峽樞紐港區列為“四大平臺”之一,承載以港興城、港城同興,加快把宜昌打造成長江中上游區域性的航運中心和現代物流中心的重要功能,也是打造千億物流產業的重要載體。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作為三峽樞紐港的重要港區白洋港區正加快建設,盡快發揮工業輸出港、翻壩轉運港和西部出海港的巨大作用,以服務白洋工業園區建設、承接三峽翻壩物資轉運、擔當西北物流陸水聯運。并努力將這里建設成為“港城一體、港城共融”的白洋港口新城,著力建成全市學習對接上海自貿區的改革試驗區和創新示范區。
白洋港區規劃控制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港區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總投資120億元。規劃岸線2500米,航道水深4.5米,擬建泊位24個,遠期年吞吐能力為2500萬噸、100萬標箱和40萬輛商品車。港區分為港口作業區、物流倉儲區、商貿服務區、保稅港區和汽車CBD五大功能區,主要提供裝卸、轉運、倉儲、配送、交易、展示、金融、保險、保稅等港口物流及增值服務。
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思路推進。目前,占地面積1400畝的起步工程正在抓緊建設,新建泊位11個,利用岸線1340米,估算總投資20億元。主要包括碼頭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疏港道路和物流園區等四個子項目。
根據“一年見成效、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的港區開發思路,作為白洋港區建設業主的宜昌華信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今年將使一期工程1至6號泊位全面開港試運營、2016年物流園區及二期工程7至11號泊位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具備三峽樞紐港集裝箱核心港區功能。
經過積極爭取,以白洋港區為主申報的宜昌三峽現代物流中心基礎設施項目獲得國家2015~2017財年世界銀行貸款2億美元正式批復,建設內容包括白洋港區碼頭工程、物流園區、道路工程及信息中心等基礎設施項目。
白洋港區在建設過程中,強化質量管理,筑牢質量大堤。嚴格標準化管理,推行模塊化施工。施工過程中嚴格履行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抽檢、建設單位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抽檢程序,目前預制梁板回彈強度、樁基檢測合格率均為100%。
為創建“廉政陽光工程”,白洋港區在工程管理中積極引入第三方跟蹤審計單位和第三方質量監督單位,通過對項目建設全過程進行跟蹤審計、造價咨詢和質量監督,既加強了項目建設投資控制管理,又強化了項目的廉政建設。 (本報記者 黃本軍 袁滿)